在11月4日的西方礼仪课上,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,老师带来了两位特殊的朋友——一对来自美国的夫妻,他们正在中国学习中文。
令人惊艳,他们的中文说得十分流利,在利用PPT给同学们介绍完一些实用日常用语后,他们邀请了6位同学上台一起进行演示,出演了出色的小舞台剧。
(一)初次登门,严肃主人得体招待
在第一次的演示中,张洁同学和张皓辰同学被邀请上台。男主人十分客气礼貌,帮助客人挂好外衣,指引座位,就餐时安静严肃。表示在西方,初次登门,应注重个人礼仪修养,以免引起双方不便。此外,老师提示,应在九点之前委婉告辞并表示受邀的感谢。
(二)二次登门,好友寒暄热情帮忙
在这次的演示中,姚李春同学和李佳霖同学参与其中。男主人开门时便热情拥抱了三位客人,并且同意他们进入厨房帮忙,同时开始了聊天,此后也让客人帮忙布置了餐桌。在此处应该注意,在进入厨房帮助主人前,应该主动洗手表示尊重。值得一提的是,李佳霖同学十分入戏,人物刻画十分生动。
(三)多次登门,宾至如归舒适放松
在最后一次的演示中,陈丽月同学和黄泳盛同学成为了第三组演员。男主人让客人们自己开门进来,并询问是否需要饮料,大家在操作台旁舒适地烹饪叙旧。在之后的吃饭过程中,大家都自然地使用双手吃着“汉堡”,男主人甚至放松地翘起了二郎腿。可见,在熟悉朋友的聚会中,并不会太过拘谨。
在这堂西方礼仪课上,我们区分了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区别:中国以左为尊、西方以右为尊;中国惯用八仙桌、圆桌,西方偏好长桌。此外,西方餐桌上的刀叉的使用次序、餐巾的用法也十分典型。同学们都受益颇多。